立春节气的古诗有哪些?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1-31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季的开始,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以立春为题,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古诗,通过这些诗作,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立春节气的自然之美,还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哲思。以下是对几首经典描写立春节气的古诗的介绍,旨在带领读者走进这一传统节气,品味其中的文化韵味。
《立春偶成》张栻(宋代)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张栻的这首《立春偶成》生动地描绘了立春时节自然界的微妙变化。诗中,“律回岁晚冰霜少”揭示了随着节气的更迭,严冬的冰霜逐渐消融,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春到人间草木知”一句,则通过草木的感知,细腻地表达了春天对自然界万物的影响,即便是静默无声的植物,也能感知到春的气息。“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进一步描绘了春天到来后的景象: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东风吹拂,水面泛起层层绿色的涟漪,一片春意盎然。
《立春日感怀》于谦(明代)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旧年过去了,新年又来了,诗人头上增添了新的白发,在征途上再次迎来了立春。然而,这佳节并未给诗人带来喜悦,反而引发了深深的思亲之情与对国事的忧虑。诗中“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表达了诗人忠孝难以两全的矛盾心理,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汉宫春·立春日》辛弃疾(宋代)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辛弃疾的这首词,从立春起兴,通过描绘春日景象,抒发了个人的感慨与愁绪。词中“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描绘了立春时节,女子佩戴春幡的喜庆场景。然而,接下来的“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则暗示了春天虽至,但仍有寒意侵袭,如同人生的波折与不易。词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木兰花·立春日作》陆游(宋代)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幡判醉倒。”
陆游的这首词,以立春为背景,抒发了词人个人的身世之感与忧国之情。上片“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描绘了词人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透露出深深的愁苦。而下片“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幡判醉倒”则以立春日的喜庆气氛反衬词人的内心苦闷,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其悲凉。词中的“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一句,更是以自然景象喻人生,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词人的愁绪之深重。
《清江引·立春》贯云石(元代)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水塘春始波,陇亩春始耕。”
贯云石的这首小令,简洁明快地描绘了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象。诗中“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以女性佩戴的金钗和春燕的飞翔,以及树梢上新生的绿叶,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水塘春始波,陇亩春始耕”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水塘泛起波纹,农田开始耕作,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立春》白玉蟾(宋代)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春风得意,所到之处繁华似锦。”
白玉蟾的这首《立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立春时节的壮丽景象。诗中“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形象地表达了春风吹散了冬日的严寒,一夜之间带来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从此春风得意,所到之处繁华似锦”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力量,以及它对自然界万物的滋养与美化。
《立春》杜甫(唐代)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杜甫的这首《立春》以春盘为切入点,回忆了往昔立春时节的盛况。诗中“春日春盘细生菜”描绘了立春时节人们制作春盘的习俗。“忽忆两京梅发时”则引出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与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这些描写立春节气的古诗不仅生动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还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哲思。通过品读这些诗作,我们不仅能领略到立春节气的自然之美,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立春,作为一年四季的开始,寓意着希望与新生,让我们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怀揣梦想,勇往直前。
- 上一篇: 解析'君子好逑'中的'好'字含义
- 下一篇: 揭秘:为何许多人选择避开劳动仲裁
热门手游
换一换- 精品游戏
- 最热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