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手游网: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雷霆手游网 > 资讯攻略 > 2021年小暑节气日期及时间

2021年小暑节气日期及时间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1-31

2021年小暑节气日详解

2021年小暑节气日期及时间 1

小暑,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标志着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当太阳到达黄经105°时,即为小暑,通常落在公历的7月7日或8日之间。2021年的小暑节气,具体时间是公历2021年7月7日的04:49,这一天对应的农历日期是辛丑年五月二十八号。

小暑的由来与含义

小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天文历法。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划分为24个等份,每一个等份为一个“节气”,从而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小暑,即太阳到达黄经105°时的节令,意味着天气开始变得炎热,但还未达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因此得名“小暑”。

气候特征

小暑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上升,尤其是南方地区,平均气温约为26℃左右,而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则可能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情况。尽管北半球日照时间逐步缩短,但由于太阳直射点仍然直射北半球,热量收大于支,气温仍会继续上升。

这一时期,小暑还是全年降水量较多的节气之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逐渐结束,而华北、东北地区则进入多雨季节,雷暴天气频发,常伴有大风、暴雨,甚至冰雹。

物候现象

根据古代的观察,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在小暑初期,大地上不再有凉风,风中都带着热浪。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蟋蟀因难以忍受炎热,离开田野,躲到庭院墙角下避暑。而老鹰也因地面气温过高,开始在高空中活动。

农事活动

小暑时节,农作物进入生长旺盛期,田间管理变得尤为关键。早稻、春玉米处于灌浆乳熟期,这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中稻、夏玉米则处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期,需水量大。此外,农民还需要特别注意防治病虫害,如蚜虫、红蜘蛛等,以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传统习俗

小暑不仅是一个农业气象标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节气里,各地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食新:这一习俗起源于客家人。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后,生活条件艰苦,为了表达对祖先辛勤垦殖的怀念,在小暑过后,当早稻成熟时,他们会制作新米饭和酒,准备新上市的蔬菜,以纪念祖先,并祈愿丰收。

吃暑羊:在鲁南和苏北地区,小暑时节有“吃暑羊”的传统习俗。人们认为此时的羊肉肉质肥嫩、香气扑鼻,有益于身体健康。

吃伏面: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小暑后进入伏天,人们食欲不振,饺子和面条成为开胃解馋的食物。

晒红绿:小暑这一天,民间有晒书画、衣物的传统,目的是去除潮气、湿气,以及防霉防蛀。因此,民间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意味着在这一天晒过的物品会保持鲜艳和干燥。

吃藕:藕与莲花一样,都能在污泥中生长而不受污染,因此被视为清廉高洁的象征。此外,藕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养血的功效,特别适合夏天食用。

天文背景

在古代,华夏文明长期使用二十八宿为黄道坐标体系,测定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在黄道大圈上的24个均匀分布点,即二十四节气。2021年的小暑,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黄经105°,正好位于井宿十一度(实际为10.996度)。

华夏先民通过精确观测,将天文现象与节气紧密结合,形成了复杂而精准的天文历法体系。这些历法不仅指导农业生产,还深深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习俗。

小暑与健康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大,容易出现精神疲惫、口苦苔腻、胸腹胀闷等症状。因此,此时需要特别注意解热防暑,补充体力。多喝水,适量食用清凉解暑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同时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结语

小暑作为夏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盛夏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多变。这一节气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通过了解小暑的各个方面,我们不仅能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还能深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1年的小暑节气,虽然已经过去,但它所蕴含的智慧和文化,将一直伴随我们,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