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不顾劝阻攀城墙,只为讨彩头何地频发?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1-24
南京老门东:游客为讨彩头,竟不顾劝阻攀爬城墙?
春节假期,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其中,老门东景区更是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然而,在这喜庆的节日氛围中,却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不少游客为了讨一个好彩头,竟然不顾志愿者的劝阻,执意攀爬起景区的城墙来。
事情发生在2021年2月13日,农历大年初二。南京老门东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欢声笑语不断。然而,在这和谐的画面中,却穿插着一些不和谐的行为。只见一些游客在城墙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攀爬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墙。志愿者们见状,连忙上前劝阻,但收效甚微。这些游客不仅不听劝阻,反而还振振有词地搬出了一句南京当地的俗语:“春节爬城墙,年后节节高。”
这句俗语在南京民间确实广为流传,但其中的“爬城墙”却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攀爬,而是一种寓意性的说法,指的是到城墙上走走转转,祈求新的一年能够步步高升、万事如意。然而,这一寓意却被部分游客误解得淋漓尽致,他们误以为真的需要攀爬城墙才能讨得好彩头。于是,一场荒诞的“爬城墙”大赛就这样在老门东景区上演了。
攀爬现场,可谓是“千姿百态”。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身手敏捷地向上攀登;有中年男女相互搀扶,共同努力;更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边鼓励一边保护,企图让孩子也体验一下“爬城墙”的乐趣。城墙下,志愿者们苦口婆心地劝阻,但攀爬者们却置若罔闻,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他们的行为不仅引起了周围游客的侧目,更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有网友痛斥这种行为既不安全也不文明,完全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他们表示,城墙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应该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传承。而不是被一群无知的游客当作攀爬的玩具,肆意践踏。更有网友调侃道:“如果攀爬城墙能够节节高升,那么不小心摔下来是不是寓意碎碎平安?”
实际上,这并非老门东景区首次遭遇此类不文明行为。每逢节假日,景区内总是人满为患,一些游客为了寻求刺激或是讨个好彩头,往往会做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举动。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攀爬雕塑等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给景区的环境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对于此次攀爬城墙事件,景区方面表示已经加强了巡逻和劝阻力度,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游客对志愿者的劝阻置若罔闻,甚至还有人认为志愿者是多管闲事。这种态度不仅让志愿者们感到无奈和沮丧,更让景区的管理者们深感忧虑。
那么,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游客选择攀爬城墙呢?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对民俗文化的误解和盲目跟风。在南京民间,确实有“正月里爬城墙”的说法,但这一说法的本意是希望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多到户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而不是真的去攀爬城墙,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然而,一些游客却将这一寓意性的说法误解为了字面意义上的攀爬,从而引发了这场荒诞的“爬城墙”大赛。
此外,一些游客的盲目跟风心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在景区内,看到其他人都在攀爬城墙,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游客也会受到感染,加入到攀爬的行列中来。他们往往认为,既然有这么多人都在攀爬,那么这种行为肯定就是安全的、合理的。殊不知,这种盲目跟风的心理往往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当然,除了游客自身的原因外,景区的管理和服务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对于民俗文化的宣传和解释不够到位,导致游客对民俗文化的误解;对于不文明行为的劝阻和处罚力度不够严格,导致一些游客有恃无恐地做出不文明行为。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还需要景区方面加强管理和服务,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和法律意识。
具体来说,景区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的方式,引导游客正确理解民俗文化,避免盲目跟风和误解。同时,也可以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劝阻和处罚力度,让游客明白自己的行为不仅关乎自己的安全,更关乎整个景区的环境和形象。此外,还可以通过增设监控设备、加强巡逻等方式,提高景区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总之,攀爬城墙这种不文明行为不仅损害了景区的环境和形象,更给游客自身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作为游客,我们应该尊重历史文化、遵守景区规定、提高文明素质;作为景区管理者,我们应该加强管理和服务、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文明的旅游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旅游带来的乐趣和意义。
希望南京老门东景区的这次攀爬城墙事件能够引起广大游客和管理者的重视和反思。让我们共同努力,摒弃不文明行为,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俗文化,让旅游成为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 上一篇: 《逆局》总共有多少季?
- 下一篇: 《扫黑风暴》中裴队长是否为正面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