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音台操作指南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1-25
调音台的使用教程
调音台又称调音控制台,它将多路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混合、分配、音质修饰和音响效果加工,之后再通过母线(Master)输出。调音台是现代电台广播、舞台扩音、音响节目制作等系统中进行播送和录制节目的重要设备。调音台按信号出来方式可分为:模拟式调音台和数字式调音台。调音台在输入通道数方面、面版功能键的数量方面以及输出指示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其实,掌握使用调音台,要从调音台的电平调整、功能键作用、信号流程等方面去加深了解和理解。
调音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拾音:将所有音源信号传送至调音台。
2. 混合:将多路音源信号混合成一路立体声输出、监听输出、编组输出、录音输出、辅助输出等。
3. 音色和音量的调整:调整每一路音源的音量,同时监控各种音源信号。调音师在调整过程中要依据演出、歌曲内容,使每个演唱者、每件乐器所发出的声音,都融合在整个乐队与演唱之中,既要表现乐器与歌唱的个性化特点,又要让各个声源之间相互烘托,不显单薄也不显冲突。调音师根据舞台剧情内容和风格的要求,通过对音色和音量的艺术处理,将剧情、环境、氛围和人物的性格等表现出来。
4. 效果加工:在调音台上给音源信号添加效果。给歌曲中的不同声音进行高、低频衰减或增益、噪声抑制等,提升整体音乐的质感和润色作用。给拾音的声音增加混响、延迟、回声、颤音等效果,从而改变原始声音结构,满足不同音色的要求。
5. 信号分配:调音台作为整个音响系统的核心,通常要配接很多的周边设备,比如:压限器、混响器、效果器、均衡器、分频器、延时器、监听设备等等。
一个调音台一般会有很多的通道。每个通道的功能一样,但是其参数调节的数值不会相同,接下来,以单一声源信号输入举例说明调音台每个通道的功能和具体使用:
1. MIC(麦克风)输入通道:具有以下功能按键
增益(Gain):调节输入声信号的放大量,用于调整该路信号的输入电平大小。使用时,旋转该旋钮向左,声信号的放大量就减少,输入电平降低;相反,旋转该旋钮向右,则声信号的放大量增大,输入电平提高。如果增益过大,会产生“啸叫”现象。当输入通道的信号过大时,必须旋转此旋钮以降低电平,避免产生啸叫及失真。输入通道的增益拧多大算合适,一方面要根据信号的强弱、距离的远近调节,另一方面应根据各路信号的强弱相对值进行调节,原则是不让哪一路信号造成失真为准。大多数调音台的增益旋钮在0dB~+60dB之间可调,有些调音台在+60dB以上还可以提升。但切不可使用调音台作为可变衰减器衰减过多的信号电平,而应当用专门的衰减器来做这件事。否则音质会劣化。增益过小时,通道音量会显得不足、信号容易受噪声干扰、信号衰减厉害而产生失真,这样同样不利于音质的优化。通常当各路输入信号的强弱差异很大时,很难对每一个通道的电平都做准确的调节,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各路增益基本调整在相同的刻度上,先统一调整好各路音量后再逐一略做细致的调整。但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所有通道的增益旋钮最好都在中间刻度位置(最大与最小刻度的中间),这个位置的声音效果最好,也是噪声最低点;二是经过各路电平调好后,声音能较好地平衡后,再把监听音量开到最大,但不要开主推音量,以防止功放过载“啸叫”。此时检查每路的输入信号、增益效果以及高、中、低频的均衡状态是否理想,最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整。
音量推子(Fader):用于调整该通道信号在输出混合电平中的比例大小。向上推起时本通道信号音量增大,向下拉时信号音量减小。该旋钮用于控制调音台每一通道的输出量,一些调音台每个输出通道旁边还有一个红色指示电平(PPM电平表),一般在+4dB位置时,该指示灯就应该发光,达到+10dB以上时,则该路的上限红色指示灯闪亮,这是给录音师一个严重的警告,表示此路的声信号太大、将会产生失真。但各路的音量大小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确定。在混合各路的信号输出时,其输出量的比例决于音乐的需要和创作意图。不同的作品和风格会有不同的比例分配,一般来说,音乐的动态越大,所需要的各路输入音量比例差值就越大。对于有经验的录音师,可通过音量推子准确调整,也可以靠耳朵去感觉各路的音量比例。另外,输出信号的频率特性要均匀平衡,不应有太突出的某一频段的声音,以免影响整体音乐的风格。如果一首音乐中主奏乐器音域较高、音乐明朗、清新,就要适当地降低高音部分信号的音量,反之则要增加高音信号的音量。最终让输出的信号音质自然、动听。
声像(Pan):是对双声道立体声左右两路信号的音量大小进行调整和控制。使用时,旋钮向左声像在左声道(左音箱)上增大,在右声道(右音箱)上减小;旋钮向右,则声像在右声道(右音箱)上增大,在左声道(左音箱)上减小。使用中一般要注意在保持立体声声像听感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摆放在左、右声道中间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造成音源的变位失真现象,从而获得较为均衡丰满的立体声效果。调音时如果将某一输入通道的信号声像完全调在左声道或右声道位置上,在放音时将会失去立体声效果,听起来发“闷”、“憋”的感觉。若两路输入的信号调得一样,声像在左、右声道中的位置也一样,其重放时发出的声音则是一单声道信号的声音。当立体声输入的左、右两路信号不相同时,将会影响立体声的听觉效果。如当输入声道一为歌手的演唱声,另一声道为乐队伴奏声时,如果把乐队伴奏声的声像调整到完全偏左声道位置,那么在放音时将会感觉到只有左音箱有乐队伴奏的声音,而右音箱则只有歌手的演唱声,立体感就会被破坏。但如果把歌手的演唱声及乐队伴奏声的声像均置于立体声的中间位置,左右音箱则均有歌手的演唱声和乐队伴奏声,立体声声像才会真实自然。
2. 线路(LINE)输入通道:具有以下功能按键
三段均衡器(EQ):分别可以对高音、中音、低音三部分频率的电信号进行增强或衰减,作用如下:
高音(HIGH):高频段调节实际上就是常说的高音调节钮,也称高频衰减钮,可以衰减6kHz~16kHz频段的高频成分。此旋钮一般位于调音台最右端,旋钮的上端标有“H”字母,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旋钮时,其高音部分衰减量逐渐增加,音色则变得柔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其高音部分的衰减量逐渐减少,音色则变得更加明亮、清澈,如遇到声音“尖啸”的啸叫声,就应将高音部分进行衰减,但此时也容易引起人声和高音乐器的音色损失和缺少泛音。但适度的高频提升能够增强音色的清晰度和穿透力,特别是女高音及部分童声的高音区域清晰度的增强尤为重要。当乐曲的高音部分音色表现得过于刺耳或由于齿音过重而使人耳感到不悦时,则需要适量地衰减高音部分的增益量。当然,不论是高音部分的提升还是衰减,都应该把握好适度这一原则,既要避免因过分强调而产生噪声或失真,又不要使声音因衰减过多而变得混浊不清,失去了原有音色明亮清晰的特色。
中音(MID):中频段调节实际上就是常说的中音调节钮,也称中频衰减钮,可以衰减250Hz~8kHz频段的中频成分。旋钮位于调音台的中间位置,上面标有“M”字母,其刻度标记在0的上下两端,向左方(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旋钮时,中频成分的信号逐渐减弱,音色会变得柔和而略带暗淡;向右方(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中频成分的信号则逐渐增强,音色则会趋向于明亮,适当提升中频部分的增益量,能够使音乐的音色变得更加丰满和坚实,使乐器声的穿透力加强。但是,若过度提升中频增益量,音色就会变得生硬,从而会产生声染色现象,引发失真问题。对于乐器音色的修饰和调整来说,在中频段作适量的衰减处理能够使音色的棱角不再生硬、刺耳,而变得较为平滑和柔顺,这是改善音乐音色的有效方法。相反,在中频段作过多的提升处理则容易产生失真和发出过亮的音色,使人听感感到不舒服。中音区通常适合于语言的清晰度以及乐器的基音及大部分效果音的表达,因而适当地衰减或提升此频段能调整声音音色中的辅音的清晰度或整体声音的丰满度,并能处理过多的齿音和谐振声,一般宜稍作提升。若对音色的要求较高,还需用周边设备做进一步处理。
低音(LOW):低频段调节实际上就是常说的低音调节钮,也称低频衰减钮,可以衰减100Hz~250Hz频段的低频成分。旋钮的上端标有“L”字母,下端标有“O”字母,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旋钮时,其低频部分衰减量逐渐增加,音色将会变得更加清脆而
- 上一篇: 《英雄联盟》金属大师辅助装备搭配指南
- 下一篇: 揭秘:轻松掌握查询基金个人账户的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