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冯·哈根斯的传奇人生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2-06
冯·哈根斯:人体标本制作师与解剖学革命者
冯·哈根斯,全名巩特尔·冯·哈根斯,1942年出生于纳粹德国(也有资料称其出生于1945年波兰,二战期间全家移居至德国莱比锡)。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人体标本制作师,还是解剖学领域的革命者。
哈根斯的学术生涯始于1965年,他在原东德耶拿弗里德里希勒大学医学系学习,直至1968年。这一年,由于他参与反苏游行并试图逃离东德前往西德,被捕并关押在民主德国的格拉和哥格布斯堡集中营长达两年之久。1970年8月,联邦德国政府通过赎金的方式将哈根斯解救至西德,他随后在卢贝科大学(也有资料称为卢果科大学)完成了学业。
1978年,哈根斯的人生迎来了转折点,他在海德堡大学解剖研究所开始从事解剖研究。正是在这里,他萌生了将人体制作成艺术品的想法,并致力于此,最终发明了生物塑化技术。这项技术革命性地改变了医学教学及标本保存的方式,使得动物或人的躯体能够被制作成可触可摸、形象逼真的标本,而无需再使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保存。
1993年,哈根斯在海德堡大学创立了解剖学研究所,并在此继续深化他的生物塑化技术研究。生物塑化技术的核心在于使用塑料聚合物替代人体内的液体和脂肪,通过脱水、脱脂和塑化等步骤,使尸体得到长久保存。这一方法不仅保留了人体的自然形态和细节,还使得标本能够保持新鲜状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据德国媒体报道,制作一个人体标本需要耗费1000工时以上,体现了这一技术的复杂性和精细度。
哈根斯的生物塑化技术很快引起了全球医学界和投资者的关注。自1996年起,他开始将塑化尸体制作成艺术品进行展览,这一名为“人体世界”的展览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走红。展览从柏林到汉堡,从法兰克福到慕尼黑,几乎走遍了德国各大城市,并在比利时、英国、奥地利、瑞士、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也引起了轰动。展览中的标本以站立、坐卧等姿势摆放,将运动状态的肌肉张力及内脏器官通过立体解剖透视的手法表现出来,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随着“人体世界”展览的火爆,哈根斯也面临着诸多争议和指控。首先是关于尸体来源的问题。尽管哈根斯声称展览中的标本大多来自死刑犯和志愿者,但人们对此始终存疑。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曾指控他非法贩运尸体,德国一些城市的检察院也准备对他提出起诉。据称,哈根斯在吉尔吉斯斯坦有自己的私人解剖研究所和研发中心,所用尸体大多来自该国。吉方指控他没有经过死者本人生前同意或其家属同意,就将尸体用于商业性展览。此外,德国检察院还指控他非法使用教授头衔,以及违反了死者安宁权,因为展览在夜间开放,打扰了死者的安宁。
尽管争议不断,哈根斯的事业却并未因此受阻。他不仅在德国有自己的研究所和展览中心,还在中国大连投资创办了冯·哈根斯生物塑化(大连)有限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人体标本生产基地。该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塑化和生物保存技术的研制与开发,生物医学塑化标本的制作,以及科普展览等。据称,该公司每年从国外进口100多具尸体,制作成至少40具各种造型的人体塑化标本,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巡回展览。
哈根斯对于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他认为自己是在为科学作出贡献,通过展览让人们更了解人体的自然结构,看见表面所看不见的内容。他曾表示:“我喜欢中国,因为我在民主德国出生并生活20年,我对社会主义国家有很深的感情。”在中国大连的投资不仅让他的事业更上一层楼,还让他获得了大连医科大学的客座教授头衔,尽管这一头衔在德国并不被认可。
除了事业上的成功,哈根斯还曾亲自参与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活动。2002年1月,他在英国举办了170年来首次公开检尸表演,吸引了大量观众。在这次表演中,他详细展示了验尸的过程,包括切开尸体、取出器官、分析死因等步骤。尽管这一活动引发了强烈的争议和不适,但哈根斯认为这是一次科普的机会,能够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人体的奥秘。
尽管哈根斯的事业和人生充满了争议和质疑,但他无疑是一位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解剖学家。他的生物塑化技术不仅改变了医学教学和标本保存的方式,还通过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人体的自然结构。尽管他的行为在某些人看来可能过于极端或不合适,但他的贡献和成就却是无法忽视的。
如今,哈根斯的名字已经与人体标本制作和解剖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事迹和作品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还激发了人们对人体科学和艺术的深入思考和探索。无论未来如何发展,哈根斯都将作为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被铭记在解剖学领域的历史长河中。
- 上一篇: 词典中对'train'的解释是什么
- 下一篇: 梦幻诛仙手游:门派挑战开启日期是周几?
热门手游
换一换- 精品游戏
- 最热榜单